Pages

公告-部落格測試中

前滾翻~後滾翻~練習翻轉啦! 核心---設計數學化的課程讓孩子能夠享受「做中學」的樂趣,透過核心問題的討論.同儕間的合作學習分享,進一步察覺與了解---而與其所呼應的是「國小數學起.承.轉.合教學法」~~~~~~~~~~

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

【會畫、會說才算了解】~五下「分數的乘法」單元

【會畫、會說才算了解】

進行國小數學五下的「分數的乘法」單元,必須要有個認知
其一,計算很簡單,大概小三下就可以「學會」
其二,應用題很難,大概到五下還很難「了解」

為何了解是重要的呢?
因為~「了解」,才能做為下一階段數學學習的基礎
「不了解」就準備面臨學習斷層(gap)
那怎麼樣才能協助孩子了解呢?
在分數的乘法單元,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活動
【將分數當成一個運算元(operator)
【拓展解題基模】
【畫圖】【邏輯寫作】


第一堂課  從「分割活動」→「分數詞引發分割活動」→「拓展分數詞」
任務一  《複習等分割活動》
為了處理《分數作為單位數》,所以從舊經驗《等分》進來
「一盒餅乾,分給三個人,每人可以得多少?」

Q1:
一盒有18個時?
Q2:
一盒有40個時?
[Q2
是故意製造麻煩,在解題過程中,孩子提出一個新問題「40個不能被3除,怎麼辦?]
接著退回可以整除的Q3:一盒有15個時?
然後以圖形﹝下圖﹞的方式「並列」此系列的問題與結果,透過Q1Q3的最後一個答案1/3盒的出現,促使孩子思考Q2的可能性﹝也就是猜﹞

Q2的麻煩之處,先以黃色標示,接下來透過搶答
孩子提出兩種解題方式,老師分別把它紀錄在圖形上

BUT~接下來又出現一個麻煩
131/3個是幾盒呢?﹝留著不處理﹞

任務二  《以分數詞驅動等分割活動》
把剛剛的問題改寫成文字題
Q1:
一盒餅乾有18,1/3盒有幾個?
Q2:
一盒餅乾有40,1/3盒有幾個?
Q3:
一盒餅乾有15,1/3盒有幾個?
﹝在Q2時,很特別的是孩子能接受1/3盒喔!


任務三  拓展分數作為單位數的使用
進入2/3盒,並用懶人出題法
一盒餅乾有甲個,2/3盒有幾個?
Q4:
=18
Q5:
=40
Q6:
=15






第二堂課  從「溝通算式」→「找碴提問」→「引入繪圖」
任務一   先和孩子溝通一些可能的算式


任務二  接下來就是「找碴了」
問了三個問題,小組討論、接著發表
從發表中給予肯定,並再次找出Q4Q5;再討論,再發表


任務三  這些規則,可以怎麼證明或解釋?﹝引入畫圖﹞

然後佈出進階的問題
然後就下課了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第三堂課  【假設性學習軌道(HLT)~從「調整問題」→「再調整問題」→「回歸原問題」
任務一  因為孩子們不太會,所以一上課,就把問題調整
改成「一盒餅乾有8個,1/9盒有幾個?
任務:畫圖並寫算式


任務二  結果情況不好,再調整難度
改成「一盒方形月餅有3大塊,1/4盒有幾塊?
要求孩子一定要先把一盒.3大塊畫出來
並且提示1/4盒的意義,孩子能成功完成


任務三  再回到之前的問題bingo





第四堂課  「邏輯寫作」~「因為……所以……
任務一  練習邏輯寫作


第五堂課  「繪圖」+「邏輯寫作」
練習繪圖與邏輯寫作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